怎么用自定义注解
本篇内容介绍了“怎么用自定义注解”的有关知识,在实际案例的操作过程中,不少人都会遇到这样的困境,接下来就让小编带领大家学习一下如何处理这些情况吧!希望大家仔细阅读,能够学有所成!
成都网站建设哪家好,找成都创新互联!专注于网页设计、成都网站建设、微信开发、小程序制作、集团企业网站制作等服务项目。核心团队均拥有互联网行业多年经验,服务众多知名企业客户;涵盖的客户类型包括:酒楼设计等众多领域,积累了大量丰富的经验,同时也获得了客户的一致表扬!
基本知识
在Java中,注解分为两种,元注解和自定义注解。
很多人误以为自定义注解就是开发者自己定义的,而其它框架提供的不算,但是其实上面我们提到的那几个注解其实都是自定义注解。
关于"元"这个描述,在编程世界里面有都很多,比如"元注解"、"元数据"、"元类"、"元表"等等,这里的"元"其实都是从meta翻译过来的。
一般我们把元注解理解为描述注解的注解,元数据理解为描述数据的数据,元类理解为描述类的类…
所以,在Java中,除了有限的几个固定的"描述注解的注解"以外,所有的注解都是自定义注解。
在JDK中提供了4个标准的用来对注解类型进行注解的注解类(元注解),他们分别是:
@Target @Retention @Documented @Inherited
除了以上这四个,所有的其他注解全部都是自定义注解。
这里不准备深入介绍以上四个元注解的作用,大家可以自行学习。
本文即将提到的几个例子,都是作者在日常工作中真实使用到的场景,这例子有一个共同点,那就是都用到了Spring的AOP技术。
什么是AOP以及他的用法相信很多人都知道,这里也就不展开介绍了。
使用自定义注解做日志记录
不知道大家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诉求,就是希望在一个方法的入口处或者出口处做统一的日志处理,比如记录一下入参、出参、记录下方法执行的时间等。
如果在每一个方法中自己写这样的代码的话,一方面会有很多代码重复,另外也容易被遗漏。
这种场景,就可以使用自定义注解+切面实现这个功能。
假设我们想要在一些web请求的方法上,记录下本次操作具体做了什么事情,比如新增了一条记录或者删除了一条记录等。
首先我们自定义一个注解:
/** * Operate Log 的自定义注解 */ @Target(ElementType.METHOD) @Retention(RetentionPolicy.RUNTIME) public @interface OpLog { /** * 业务类型,如新增、删除、修改 * @return */ public OpType opType(); /** * 业务对象名称,如订单、库存、价格 * @return */ public String opItem(); /** * 业务对象编号表达式,描述了如何获取订单号的表达式 * @return */ public String opItemIdExpression(); }
因为我们不仅要在日志中记录本次操作了什么,还需要知道被操作的对象的具体的唯一性标识,如订单号信息。
但是每一个接口方法的参数类型肯定是不一样的,很难有一个统一的标准,那么我们就可以借助Spel表达式,即在表达式中指明如何获取对应的对象的唯一性标识。
有了上面的注解,接下来就可以写切面了。主要代码如下:
/** * OpLog的切面处理类,用于通过注解获取日志信息,进行日志记录 * @author Hollis */ @Aspect @Component public class OpLogAspect { private static final Logger LOGGER = LoggerFactory.getLogger(OpLogAspect.class); @Autowired HttpServletRequest request; @Around("@annotation(com.hollis.annotation.OpLog)") public Object log(ProceedingJoinPoint pjp) throws Exception { Method method = ((MethodSignature)pjp.getSignature()).getMethod(); OpLog opLog = method.getAnnotation(OpLog.class); Object response = null; try { // 目标方法执行 response = pjp.proceed(); } catch (Throwable throwable) { throw new Exception(throwable); } if (StringUtils.isNotEmpty(opLog.opItemIdExpression())) { SpelExpressionParser parser = new SpelExpressionParser(); Expression expression = parser.parseExpression(opLog.opItemIdExpression()); EvaluationContext context = new StandardEvaluationContext(); // 获取参数值 Object[] args = pjp.getArgs(); // 获取运行时参数的名称 LocalVariableTableParameterNameDiscoverer discoverer = new LocalVariableTableParameterNameDiscoverer(); String[] parameterNames = discoverer.getParameterNames(method); // 将参数绑定到context中 if (parameterNames != null) { for (int i = 0; i < parameterNames.length; i++) { context.setVariable(parameterNames[i], args[i]); } } // 将方法的resp当做变量放到context中,变量名称为该类名转化为小写字母开头的驼峰形式 if (response != null) { context.setVariable( CaseFormat.UPPER_CAMEL.to(CaseFormat.LOWER_CAMEL, response.getClass().getSimpleName()), response); } // 解析表达式,获取结果 String itemId = String.valueOf(expression.getValue(context)); // 执行日志记录 handle(opLog.opType(), opLog.opItem(), itemId); } return response; } private void handle(OpType opType, String opItem, String opItemId) { // 通过日志打印输出 LOGGER.info("opType = " + opType.name() +",opItem = " +opItem + ",opItemId = " +opItemId); } }
以上切面中,有几个点需要大家注意的:
1、使用@Around注解来指定对标注了OpLog的方法设置切面。
2、使用Spel的相关方法,通过指定的表示,从对应的参数中获取到目标对象的唯一性标识。
3、再方法执行成功后,输出日志。
有了以上的切面及注解后,我们只需要在对应的方法上增加注解标注即可,如:
@RequestMapping(method = {RequestMethod.GET, RequestMethod.POST}) @OpLog(opType = OpType.QUERY, opItem = "order", opItemIdExpression = "#id") public @ResponseBody HashMap view(@RequestParam(name = "id") String id) throws Exception { }
上面这种是入参的参数列表中已经有了被操作的对象的唯一性标识,直接使用#id指定即可。
如果被操作的对象的唯一性标识不在入参列表中,那么可能是入参的对象中的某一个属性,用法如下:
@RequestMapping(method = {RequestMethod.GET, RequestMethod.POST}) @OpLog(opType = OpType.QUERY, opItem = "order", opItemIdExpression = "#orderVo.id") public @ResponseBody HashMap update(OrderVO orderVo) throws Exception { }
以上,即可从入参的OrderVO对象的id属性的值获取。
如果我们要记录的唯一性标识,在入参中没有的话,应该怎么办呢?最典型的就是插入方法,插入成功之前,根本不知道主键ID是什么,这种怎么办呢?
我们上面的切面中,做了一件事情,就是我们把方法的返回值也会使用表达式进行一次解析,如果可以解析得到具体的值,也是可以。如以下写法:
@RequestMapping(method = {RequestMethod.GET, RequestMethod.POST}) @OpLog(opType = OpType.QUERY, opItem = "order", opItemIdExpression = "#insertResult.id") public @ResponseBody InsertResult insert(OrderVO orderVo) throws Exception { return orderDao.insert(orderVo); }
以上,就是一个简单的使用自定义注解+切面进行日志记录的场景。下面我们再来看一个如何使用注解做方法参数的校验。
使用自定义注解做前置检查
当我们对外部提供接口的时候,会对其中的部分参数有一定的要求,比如某些参数值不能为空等。大多数情况下我们都需要自己主动进行校验,判断对方传入的值是否合理。
这里推荐一个使用HibernateValidator + 自定义注解 + AOP实现参数校验的方式。
首先我们会有一个具体的入参类,定义如下:
public class User { private String idempotentNo; @NotNull( message = "userName can't be null" ) private String userName; }
以上,对userName参数注明不能为null。
然后再使用Hibernate Validator定义一个工具类,用于做参数校验。
/** * 参数校验工具 * @author Hollis */ public class BeanValidator { private static Validator validator = Validation.byProvider(HibernateValidator.class).configure().failFast(true) .buildValidatorFactory().getValidator(); /** * @param object object * @param groups groups */ public static void validateObject(Object object, Class>... groups) throws ValidationException { Set> constraintViolations = validator.validate(object, groups); if (constraintViolations.stream().findFirst().isPresent()) { throw new ValidationException(constraintViolations.stream().findFirst().get().getMessage()); } } }
以上代码,会对一个bean进行校验,一旦失败,就会抛出ValidationException。
接下来定义一个注解:
/** * facade接口注解, 用于统一对facade进行参数校验及异常捕获 ** 注意,使用该注解需要注意,该方法的返回值必须是BaseResponse的子类 **/ @Target(ElementType.METHOD) @Retention(RetentionPolicy.RUNTIME) public @interface Facade { }
这个注解里面没有任何参数,只用于标注那些方法要进行参数校验。
接下来定义切面:
/** * Facade的切面处理类,统一统计进行参数校验及异常捕获 * @author Hollis */ @Aspect @Component public class FacadeAspect { private static final Logger LOGGER = LoggerFactory.getLogger(FacadeAspect.class); @Autowired HttpServletRequest request; @Around("@annotation(com.hollis.annotation.Facade)") public Object facade(ProceedingJoinPoint pjp) throws Exception { Method method = ((MethodSignature)pjp.getSignature()).getMethod(); Object[] args = pjp.getArgs(); Class returnType = ((MethodSignature)pjp.getSignature()).getMethod().getReturnType(); //循环遍历所有参数,进行参数校验 for (Object parameter : args) { try { BeanValidator.validateObject(parameter); } catch (ValidationException e) { return getFailedResponse(returnType, e); } } try { // 目标方法执行 Object response = pjp.proceed(); return response; } catch (Throwable throwable) { return getFailedResponse(returnType, throwable); } } /** * 定义并返回一个通用的失败响应 */ private Object getFailedResponse(Class returnType, Throwable throwable) throws NoSuchMethodException, IllegalAccessException, InvocationTargetException, InstantiationException { //如果返回值的类型为BaseResponse 的子类,则创建一个通用的失败响应 if (returnType.getDeclaredConstructor().newInstance() instanceof BaseResponse) { BaseResponse response = (BaseResponse)returnType.getDeclaredConstructor().newInstance(); response.setSuccess(false); response.setResponseMessage(throwable.toString()); response.setResponseCode(GlobalConstant.BIZ_ERROR); return response; } LOGGER.error( "failed to getFailedResponse , returnType (" + returnType + ") is not instanceof BaseResponse"); return null; } }
以上代码,和前面的切面有点类似,主要是定义了一个切面,会对所有标注@Facade的方法进行统一处理,即在开始方法调用前进行参数校验,一旦校验失败,则返回一个固定的失败的Response。
特别需要注意的是,这里之所以可以返回一个固定的BaseResponse,是因为我们会要求我们的所有对外提供的接口的response必须继承BaseResponse类,这个类里面会定义一些默认的参数,如错误码等。
之后,只需要对需要参数校验的方法增加对应注解即可:
@Facade public TestResponse query(User user) { }
这样,有了以上注解和切面,我们就可以对所有的对外方法做统一的控制了。
其实,以上这个facadeAspect我省略了很多东西,我们真正使用的那个切面,不仅仅做了参数检查,还可以做很多其他事情。比如异常的统一处理、错误码的统一转换、记录方法执行时长、记录方法的入参出参等等。
总之,使用切面+自定义注解,我们可以统一做很多事情。除了以上的这几个场景,我们还有很多相似的用法,比如:
统一的缓存处理。如某些操作需要在操作前查缓存、操作后更新缓存。这种就可以通过自定义注解+切面的方式统一处理。
代码其实都差不多,思路也比较简单,就是通过自定义注解来标注需要被切面处理的累或者方法,然后在切面中对方法的执行过程进行干预,比如在执行前或者执行后做一些特殊的操作。
使用这种方式可以大大减少重复代码,大大提升代码的优雅性,方便我们使用。
“怎么用自定义注解”的内容就介绍到这里了,感谢大家的阅读。如果想了解更多行业相关的知识可以关注创新互联网站,小编将为大家输出更多高质量的实用文章!
新闻名称:怎么用自定义注解
标题路径:http://scyanting.com/article/gpdpdh.html